Club Only | YWDP #096 | 31岁,不上班一周年,可能是人生最快乐的一年,但是没有收入不焦虑吗?

即将不上班一周年,来回答一些我这一年被问到过最频繁的问题,包括:本周来是解决身份问题了吗?还用的中国护照吗? | 不上班到处玩,哪里来的钱? |那你是在Gap吗?你之后要做什么呢?|如何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平衡政治信仰?|会想念上班的日子吗? 欢迎讨论和提问!

Club Only | YWDP #096 | 31岁,不上班一周年,可能是人生最快乐的一年,但是没有收入不焦虑吗?

Fellow Travelers,欢迎超有眼光的你们!

这封Newsletter发送自终于入冬的34摄氏度的迪拜。即将不上班一周年,来回答一些我这一年被问到过最频繁的问题,包括:

  1. 是解决身份问题了吗?还用的中国护照吗?
  2. 不上班到处玩,哪里来的钱?
  3. 那你是在Gap吗?你之后要做什么呢?
  4. 如何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平衡政治信仰?
  5. bonus question,会想念上班的日子吗?

也欢迎你在社交媒体找到我(全网都是穿堂风_simona),或者给我发邮件提问 hey.simonalife@gmail.com,我也很好奇大家会关心什么样的问题。


欢迎你付费订阅我的newsletter,加入The Pod Luck Club。你会:

- 每个工作日在邮箱里收到一期播客推荐,没有广告和推广,只有我的任性推荐

- 每两周一篇周末长文,在未知的地点,和我一起探索自我和世界。

如果你喜欢这份通讯稿,请将其内容与你的朋友分享,并邀请他们进行订阅。我会由衷地感激不尽。🥰

我同时在小报童平台上开设了一个专栏,题为“了不起的西蒙娜女士”,我会把“Club Only”会员区的长文同步更新到小报童上。如果你更喜欢周末发布的内容,也欢迎在小报童上进行订阅。

- 如果你对于订阅有任何建议,欢迎通过电子邮件与我联系,发送至allaboutpod.daily@gmail.com。期待你的来信。

- 往期的Weekly Newsletter可以在这里找到,欢迎阅读。

- 我们更新了订阅方式,支付微信和支付宝啦。订阅方式在这里


周末好。

上周我从土耳其回到了迪拜。因为要参加一个迪拜的活动,所以决定提前离开。真的很喜欢土耳其,随时都想要再去呢!

回到迪拜,生活又变得非常规律。早上起来运动;白天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帮亲戚做数据;周末是babysitter,陪亲戚家的小女孩玩,体验无痛当爹😬;吃完晚饭在小区里欣赏邻居们的豪车,和流浪猫们一起散步。

最近迪拜终于入冬,和新加坡的温度差不多,只是干燥不少,37%的humidity v.s. 70%。早晚在室外运动,站在院子里有凉风习习的感觉,太舒服啦。


下周五就是我被裁员一周年整的日子。这一年过得很快又很慢,现在的我和2022年11月10日的那个自己,外表可能没什么区别,但是内心完全是两种状态!

这一年和很多新老朋友聊天时,以及在社交媒体上收到了很多问题。那就用Q&A的方式来梳理和盘点一下我不上班的这一年。

解决身份问题了吗?还用的中国护照吗?


这个问题几乎在我发的每条小红书的评论都会出现。答案是No and Yes。

在美国的时候,我也会觉得所谓身份问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,但现在会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。

一定程度上来说,除了出生在中国大陆,我很幸运。从non-stem专业毕业,只有一次抽工作签机会就抽中了。虽然专业(新闻)和工作(咨询、数据)完全不对口,也通过超长解释信顺利拿到工作签证。跳槽之后公司很快帮我开始办手续,我的priority date也已经current了。如果我选择留在美国或者在今年年初拿到offer后回到美国,不出意外的话,我很可能已经拿到绿卡了。

但如果我想要换美国护照,我还要在美国生活很多年,这是目前的我不愿意的事情。我在美国东西两岸和南部的大城市都生活过了,我很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并不喜欢在美国的生活。

特别是我在2021年决定该离开美国,并且在新加坡和其他国家生活、游荡之后。未来如果没有万分必要的话,我不想要回去美国生活了。

聊天的时候会说真的很想要换护照,毕竟这个冒险家护照太难用了。但其实目前我可以去大部分我想要去的国家体验生活。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地方,我也相信以自己的能力,总是有办法可以有在那里生活的方式。

如果目标只是不在中国的话,有太多太多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国家生活。我收到过评论说,这是因为你没有拿到,如果你拿到了那你就会是不一样的心情。我只能说,maybe,but人可能很难理解,会有人不想要很多人都想要的东西。

离开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观后,世界真的好大!

我用Day One写日记好多年了。看了一下今年3月到现在的日记标注的地理坐标,还是挺方便的。此处不是广告。


不上班到处玩,哪里来的钱?


这个问题也是日常会被问到的。

每次看到有人分享自己不工作的时候,都会有人说太有钱了吧,我也收到过类似的评论。

有两个大前提。

  1.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的好运和特权,让我可以在研究生毕业后就连续加入大公司。工作的六年里,我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,特别是对于我的消费水平来说。
  2. 我目前的状态没车、没房、没小孩、没宠物、没有伴侣、父母健康平安,是真的“一人吃饱,全家不愁”。一个人快乐地生活,需要多少钱呢?保证基本的吃穿用度是真的很简单的一件事。

我从来不做任何的budget,所以也真的很好奇这一年的收支状况如何。

因为有中国/新加坡/美国三个国家的几个银行账户,有各种数据的限制,所以真的仔细算起来有一点点麻烦,我决定只算一个大致的数字。

因为我是3月初从新加坡离开开始流浪的生活,所以就也从3月初开始算收支。

我其实并没有做很多的努力去拓宽我的收入渠道。我的收入来源主要有:

  1. 给外贸公司建立和维护独立站和社交媒体;
  2. 这份newsletter订阅,在没有工作的状态下我还是保持了每天推荐一期播客,每两周写一篇长文,也是之前的自己没有想到的。感谢我的付费订阅者们!爱你们!🥰
  3. 播客收入,包括付费播客(之前写过付费播客体验和收入)和接商单
  4. 付费咨询业务,关于做播客和做网站 (可以在这里看更多详情和预约

除了主动收入之外,在朋友的帮助下,我今年开始尝试投资,有了很小一部分的被动收入,算是一个good start;另外因为懒从来没有卖过前司给的股票,这部分的股票在我被裁员后的一年时间翻了近三倍,但我还没有出手。这部分就不算到收入里了。

主要的支出项目也比较难计算。大概有几个类别,

  1. 交通包括机票,火车,打车等等(这个太难计算了,放弃😅)
  2. 近视手术(在迪拜做了全飞秒,8K迪拉姆,1w6 RMB,超值!)
  3. 持续做复健以及三月初一回国就各种生病看医生 (1w RMB左右)
  4. 超过1k RMB的单品不完全统计 - Airpods Pro,户外背包(还真的想不出来了…)

我比较了几个银行账户在3月初的数字和现在的数字,简单粗暴的大致的结果是,基本保持了收支平衡。撒花🎉

支出

可以从支出项目看到,能够达到大致的平衡,不是因为我赚得多,更多是因为我花得少。

客观原因有几点。

  1. 这7个月里我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国,并且大部分时间都在二三五六七八线城市,消费确实比较低。
  2. 离开新加坡后,我选择不租房。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我处理掉了绝大部分的物品,之后我把剩余的一小部分的物品,主要是一些衣物,存放在国内朋友家。因为一直在路上,我不能买也不想买不需要的东西。日常消耗品也都是用完一份再买下一份,我也不会再看任何的打折信息,也不会囤货。一旦离开消费主义的陷阱后,不买立省100%。

主观原因是我的消费观如此。

我之所以不做任何的budget,一方面是因为懒,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很清楚自己的消费习惯。99%的支出都是当下的我做出的最好的判断,我会花钱去体验,该吃的吃该玩的玩,想去的地方就去。买东西都在能力范围内买最好的,一旦买了都会用很多年。虽然非常偶尔会冲动消费,但是消费了就不纠结,放过自己。

收入

在收入方面,我一直觉得很多人会把不上班==没有收入。这真的有一点点狭隘吧。这一年我做出了一些尝试,但确实没有非常认真努力地去promote自己,所以在渠道的拓宽上没有什么进展。而且我还花了大量时间去做我相信的但是不赚钱的事情,例如做她乡线下活动、女性播客节女性共居体验等等。

但我一直相信的是,我只要认真做我想要做的事情,钱自然会来的。也许早一点也许晚一点。

最近就刚好有不同的人来找我聊不同的创业想法,我也很乐于花时间去了解不同的产业和idea。所以没有稳定收入我也不会焦虑钱的事情,可能这是温州人自带的DNA?

那你是在Gap吗?你之后要做什么呢?


几乎每个线下刚认识的人都会问,你是在Gap吗?

之前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挺有趣的评论。是某个账号平时发的内容都是自己裸辞了之后的快乐自由生活,直到她发了自己拿到了某个学校offer的事情。有个比较前面的评论大概是,ta感受到了欺骗,明明账号的内容都是快乐得好像没有明天,总是让大家享受生活,可是账号主人却悄悄地规划好了未来。

我之前是挺羡慕别人的gap,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潇洒生活,因为知道生活的另一端在哪里做什么,知道自己的生活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回到正轨。而且特别是在中文的语境里,一旦你连gap的另一端都没有的话,你就变成了一个游手好闲的人。

当然有一份工作或者去读书也不一定代表正轨,但是至少在中文语境里,这是一种不需要向他人解释的生活选择。

我当然也在探索不同的可能性。可能是去读一个MBA,可能去学语言,可能开始创业,可能开始做生意,也有可能哪天筋搭错了决定再去找个班上。但是就像我在今年3月中旬录的一期散讲里提到的那样,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没有下一个事情在等着我,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。我的每一天都忠于自我,每一个选择都是当下的我最想要的选择。

三月中旬的一期播客,7个月后还是很相信每一句话。

至于我的选择是不是最好的最明智的,我相信我人生的前三十年所经历过的事情、获得的知识和能力、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判断,都足以帮助我做出最适合我的选择。哪怕这些选择在外人看来并不是最理智的、最符合利益的、最聪明的。

所以回到问题,这是一个gap吗?目前来说不是。

并且我很享受这种有时间有精力去探索不同的可能性的状态,也不着急结束这样的状态。

会焦虑吗?心态如何调整?

这是在小红书上征集到的问题,我觉得很值得讨论。

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又打开了我的日记app,搜索关键词“焦虑”。

3月份离开新加坡后我在五天的日记里提到了焦虑。

  • 最近的一次上个月月底。我的播客接了商单,第一次做定制类的播客,并且时间有点紧,让我有点焦虑,最后播客顺利按时发出啦!
  • 再之前是9月在成都的时候,要出发去乌兹别克斯坦。当时没有想明白我为什么焦虑,但是我观察到自己每天睡醒的时候牙关紧闭,这是我焦虑的表现症状之一;
  • 再之前是7月在海南。因为住在朋友家,没有自己独立的空间,并且当时在国内做完了一系列的活动,有点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,有些焦虑和迷茫。有一天下午一个人出门,去一家咖啡店和狗狗一起看书喝咖啡,还喝了店主送的酒,之后就感觉平静多啦!
  • 最之前的两次有点好笑,也是让我意识到我不想要在新加坡生活了。五月初的时候我回新加坡玩了几天。当我一出地铁迎面碰上带着工牌去吃午饭的人群时,当我和一个00后网友见面聊她的学业、求职时,我都感觉到了无尽的焦虑。并且在新加坡的时候也让我觉得莫名很焦虑,所以我觉得在我figure out我自己要做什么之前,不会再长时间回到新加坡了。

和我的2022年相比,今年可以算是stress level非常非常低的一年,我之前是会走路走到一半突然panic attack无法呼吸的程度。

焦虑更少的原因和上面提到的很多点都相关,我对于所谓“身份”、收入、职业发展、生育等等问题都没有执念,很多的焦虑都不会存在了。

当我有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时,我会停下来去感受,去问自己为什么会有情绪。如果找不到答案的话,我就去做我喜欢的事情,用行动来减缓焦虑。做播客、运营她乡、写代码做数据、探索更多的business ideas,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事情,并且我相信这些事情创造的价值。

当我不再把自己放到社会既定的时钟和衡量标准里,只要我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,我笃定自己是一个在创造价值的人,不管别人是如何看待我的处境,我都可以自洽地过自己的生活。

毕竟人活一辈子,不就是想要自己开心,如果还能够创造一些价值,给ta人来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,那是锦上添花超级棒啦!

如何保持开放心态的同时平衡政治信仰

这是在我的微信朋友圈征集到的问题,这个回答只会出现在这一份newsletter,并且behind the paywall。

我都没怎么看懂这个问题,还让提问者解释了一下,ta回复“比如平衡新认识的人跟自己的不同政治观念这样(政治也能算是信仰了),不同就保持距离还是去努力理解?”。

This post is for paying subscribers only

Already have an account? Sign in.